党的理论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中国的实践在探索中不断前行,薪火相传的永远是马克思主义之“道”。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赓续红色血脉,增强新时代党员的使命担当。2025年3月21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党支部与博士生第一党支部联合开展“回首红色初心,展望智能未来”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前往横山新四军革命纪念馆、黄龙岘金陵茶文化村和中兴通讯南京智能滨江5G工厂调研学习。
上午,德法教研室党支部与博士生第一党支部分别在厚学楼学院会议室召开组织生活专题学习会,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的有关重要论述、支部书记述职、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测评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支部建设的努力方向,强化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院党委书记黄世虎在德法教研室带头做批判与自我批评,并全程对支部组织生活会作指导。院党委委员、德法教研室支部书记胡芮与联系的博士生第一支部进行了交流。
组织生活会后,两个支部的党员集体前往横山新四军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横山新四军革命纪念馆是江苏省重要的革命史迹,见证了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党员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瞻仰了珍贵的历史图片、革命文物和英烈事迹,深入了解新四军在敌后战场的英勇奋斗史,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德法教研室支部组织委员雷鸣表示:“通过参观学习横山新四军纪念馆,使我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对比,先辈们的浴血奋战为我们迎来了今天和平稳定的发展局面,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要把新时代的伟大变革融入到思政课教学实践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024级博士生余淑婷感慨道:“抗战时期,新四军战士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仍然顽强斗争,他们的英勇事迹让我深受触动。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党员,我们更应传承他们的精神,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23级博士生孙梦晨表示:“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这次主题党日活动不仅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党员之间的交流,也让我们在党史学习中进一步提升了自身思想觉悟。”
随后,两个支部的党员同志前往黄龙岘金陵茶文化村开展生态调研。党员们参观了茶园种植区,了解当地绿色生态发展模式和茶产业链的现代化管理方式,考察了以茶文化、农家乐、特色民宿等为依托的乡村文旅发展业态,并就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等问题展开交流讨论,教师支部党员还重走了“革命小道”,加深了对于红色初心的切身体会。
下午,全体党员前往中兴通讯南京智能滨江5G工厂进行参观调研。作为国内领先的5G智能制造基地,该工厂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党员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5G生产车间,了解5G基站设备的生产流程、智能化管理体系以及科技创新成果。现代化的生产场景和高效运作的智能工厂让党员们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思政课党员教师对科技发展国情加深了认识,为进一步做好思政课教学积累了国情社情素材。
德法教研室支部纪检委员、青年教师肖雅月表示:“科技国情调研给予了我们接触数智科技前沿的宝贵机会,也让我们深度思考作为AI时代的思政课一线教师,如何在了解和善用技术手段的同时,确立和凸显教师的主体性,即在‘人-机’交互与‘人-人’交互的多重交互关系中,找准自身的时代定位和发展目标。”
德法教研室支部宣传委员、青年教师黄梦肖说:“在进行有关‘科技发展’的思政教学中,仅仅讲清楚理论是不够的,当我亲身与国家科技发展前沿‘打照面’时,内心既震撼又骄傲。希望这次参观体验,能让我在未来思政教学中更加生动地阐释科技伦理,引导学生献身科技强国事业的同时,思考道德对社会、个体的深远影响。”
2023级博士生司雨表示:“这次参观让我切身感受到中国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我们既要铭记历史、继承革命先辈的精神,更要结合自身学科优势,时刻关注国家科技发展前沿,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调研学习结束后,德法教研室支部副书记、青年教师王莹表示:“本次调研学习经历了一次红色初心与智能未来交织碰撞的思想洗礼,高校思政课教师熟悉红色资源和科技前沿,必将为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提升思政引领力提供坚实支撑。未来德法教研室党支部将在上级组织的指导和支持下,继续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科技是最强的生产力。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不仅让党员们重温了革命历史、增强了党性修养,也让大家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与科研工作,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