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上午,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单连春教授在我院作主题为“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在河海大学常州校区2号楼B112举办,我院2024级研究生全体线下参加,部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线上参加。
在报告中,单连春教授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要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个部分展开深入地阐述,为同学们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教师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首先,单连春教授首先介绍了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从严格落实学分、合理安排教务、规范建设教研室(组)、创新集体备课形式等十个方面作了详细解读,并强调思政课教师承担着传播、灌输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以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和职责。其次,单连春教授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优秀文化的深厚力量、思政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显示出当今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好。最后,单连春教授提出思政课教师要做到“123456”——要有“一颗红心”(坚定的思政课教师信念)、要“两条腿走路”(既做“学者”更做“良师”)、要有“三讲”(讲政治、讲科学、讲生活)、要具备“四个基本”要求(深耕教材、用活素材、创新方法、讲清理论)、要做到“五位一体”(用心、用情、用力、用脑、用眼)、要把握教学设计“六个要素”(巧开头、主线清、内容实、互动好、接地气、善总结),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全方位教学指导。
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本次学术报告会为同学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机会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启发,帮助同学们明晰了未来作为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通过与单连春教授的交流,同学们对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未来,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和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