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 新人文讲堂系列讲座之“‘两个结合’视域中的传统生命教育智慧”圆满结束

发布者:马院发布时间:2024-09-11浏览次数:10

为帮助同学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20246315:00—16:30,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会办公室主办的新人文讲堂第十一季第七期——“‘两个结合’视域中的传统生命教育智慧”于江宁校区厚学楼1208顺利举办,金坛校区2号楼C308教室同步线上转播。本期主讲人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郑黎明老师。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23级本科生李凯欣主持。

讲座伊始,郑老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论断,对“马克思主义是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脉”加以解读,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提出在当代背景下,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族群共同体言说如何内化到族群内个体生命成长与修为的生命教育议题。

讲座过程中,郑老师分四个部分对传统生命教育智慧展开介绍。在第一部分中,郑老师以王阳明生命教育方法为典型案例,辩证分析了王阳明“立功、立德、立言”的生平经历,借此对“生命、教育、智慧”三个词进行了简明阐释,展示了传统生命教育“言传身教”的方法智慧。随后郑老师还以对比解说的方式介绍了师生问答法、书信法等传统生命教育的具体方法。

在第二部分中,郑老师紧扣当下情势,描画生命教育问题的三方面现状:生命教育局限于人生特定阶段与时期、生命教育主体缺损与内容缺失、生命教育退化异化为保命教育。

在第三部分中,郑老师从中西马对比的视角,提出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议题应主要是生命及其教化问题。

在第四个部分中,郑老师从开拓生命教育的时空限度、打通生命教育的有机命脉、顺应生命创造超拔的本质指向三个方面,具体阐明传统生命哲学智慧的当代教化使命。

讲座最后,郑老师再次强调同学们应该注重生命质量的提升,拓宽生命的厚度和宽度,号召同学们在“生生不息”的传统生命教育智慧中,成为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人。

本次讲座从“两个结合”视角出发,深入阐述传统生命教育的内涵,帮助同学们明晰传统生命哲学的当代意义,深化了同学们对于生命教育的认知和思考,启发同学们有关传统文化的生命哲思。在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会办公室将继续深化新人文讲堂改革创新,提升讲堂质量和效果,使新人文讲堂受到更多同学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