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4日上午九点半,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研究生“入学教育系列讲座”在江宁校区厚学楼1208举行,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奎泽教授应邀为我院2020级研究生新生作学术报告,报告主题为:“一带一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李宁副院长主持,我院2020级博士生、硕士生参加。
朱奎泽教授围绕“一带一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这一话题,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讲座伊始,朱奎泽教授就“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这两个方面展开了细致的论述。他强调,该倡议一经提出中国就切实做出了行动,近年来的多次成功实践引起了广泛热议并产生了较大的国际性影响。随后,朱奎泽教授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框架、三大原则、三重使命、四大理念、五大联通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它的理念和构想,并结合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现实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一直在发挥作用,而且还与时俱进增加了新的内容。接着,朱奎泽教授引经据典,从协和万邦、王道主义、天下主义和丝绸之路四个方面论述“一带一路”的历史底蕴和现实意义。同时,朱奎泽教授联系当前国际关系阐述了“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国际舆论压力。他指出,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部分西方人的认知偏见和强权主义思想,“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行过程中受到非议,在曲折中发展前进。最后,朱奎泽教授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方法途径,并以费孝通先生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勉励马院师生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而努力奋斗。
丝绸之路,绵亘万里。“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逐渐由理论转化为现实,实现了1+1>2的效果。朱奎泽教授结合国际形势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现状,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生动地呈现了“一带一路”的深刻内涵和伟大实践。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应当紧跟时政热点,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