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莲教授、吴静教授等参加江苏省哲学学会年会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理论研讨会

发布者:马院发布时间:2017-12-21浏览次数:401

   20171215-16日,江苏省哲学学会年会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理论研讨会在江苏理工学院召开。此次会议由江苏省哲学学会主办,江苏理工学院承办。江苏省社科联主席、江苏省哲学学会会长、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教授,江苏省哲学学会副会长任平教授、何怀远教授、陈晓明教授、唐正东教授,南京大学哲学元老刘林元教授,以及来自省内各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论文作者代表共90余人出席会议。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刘爱莲教授、吴静教授、龚艳老师及向会议提交论文被录用的研究生,应邀参会。

开幕式由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周兰珍教授主持。在开幕式上,江苏理工学院王建华书记致欢迎辞。省社科联主席、江苏省哲学学会会长张异宾教授致辞。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正在迎来春天,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把握时代的脉搏,坚持问题导向,一定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大会主论坛上,张异宾教授、任平教授、何怀远教授、刘林元教授、陈晓明教授分别从不同视角对更好地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宣传等问题作了专题发言。我院刘爱莲教授、吴静教授、龚艳老师等参加了分论坛讨论。刘爱莲教授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思考为主题,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须坚持内源式发展理念、从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出发,来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推进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吴静教授就十九大报告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论题,站在学科前沿,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分析了在现代性的考量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性以及社会协作、宽泛理性等问题。

闭幕式上何怀远教授介绍了此次论文评奖情况。经大会评委会讨论评审,评出优秀论文一等奖6篇、二等奖8篇,我院廖灵丹、林宇晖、单宗玥等研究生论文获得二等奖。唐正东教授对大会进行精彩点评,指出本届哲学年会收到的论文数量比较多、质量普遍较高,大家研讨热烈、立意深邃,对从哲学高度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也体现了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单宗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