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博士生参加第十七届全国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论坛并获奖

发布者:马院发布时间:2017-07-22浏览次数:159

   201779日-10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七届全国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论坛”于东北师范大学自由大路校区隆重召开。我院博士生应邀参加本届论坛。

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作了《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的主题报告。冯教授提出了四个基本点:第一,把握发展大势,植根中国土壤。第二,深入研究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的同质性。第三,直面变化,客观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结构。第四,如何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教授作了《承典塑新,力行致远——东北师大思想政治工作探索与实践》的报告。杨教授提及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认识维度要实现由窄到宽的转变,并提出了三个具备方法论意义的观点:第一,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轨迹看思政的重要性。第二,从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辉煌历程分析思政的功能。第三,从西方意识形态传播特征的角度看。

吉林大学韩喜平教授作了《习近平青年健康成长思想研究》的报告。韩教授提出:第一,培养青年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韩教授认为中国之前只强调牺牲奉献,现在要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走的路是“国家+个人”。第二,塑造青年人的价值观。第三,注重基层实践锻炼,第四,实现开放中的自信。

据悉,本届论坛共收到论文400余篇,其中,100余篇论文入围优秀论文,100余位青年学者受邀参会。在本届论坛中,我院师生表现突出。201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孙丽芳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话语阻隔与超越》、201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倪松根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获一等奖,201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王莹与我院孙其昂教授合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高校党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演变及其启示——兼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的历史变迁》获二等奖,我院教师刘学坤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话语生态现状和优化对策研究》、201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虞滢的《从研究方法论视域到学科方法论视域——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为例》、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张建晓的《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变迁》获三等奖。

(张建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