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举行本学期第四次会议

发布者:马院发布时间:2017-07-04浏览次数:92

   201771日下午,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在闻天馆209 召开课程建设会议,课程首席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戴锐教授和课程组车志慧、李宁、谈育明、周亚飞、胡雪海、刘学坤、周倩倩、董大亮等参加会议。课程组首席教授戴锐教授结合国家要求和形势对课程下一步的建设任务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由车志慧主持。此次会议是本学期《纲要》课程组组织的第四次课程组会议。

会议首先围绕清华大学副教授冯务中博士“‘导客为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的报告进行了讨论,包括慕课如何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如何在教学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慕课建设上团队如何分工协作;慕课建设的基本思路、周期、经费需求和基本流程;慕课应用中如何维护等。

其次,会议回顾了本学期前面三次会议的议题和进展,以及一学期的课程改革建设的探索,对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本学期针对教育部思政教育质量提升年的相关要求,课程组除基本教学工作外,还启动了统一课件的工作,现第4-10章的课件已汇总起来,第1-3章需要相关负责老师于下学期开学时交来。提出下一步除统一教学课件之外,课程组还将征集试题库,汇总课程组老师们的教学奖励情况等,建立起本课程组的基础资料库。

最后,会议商定下一步将清华大学思政课慕课建设的情况与本课程组即将开展的慕课建设进行比照,寻求联系和突破点,并商定本课程组先选择两位有鲜明特色的资深教师,承担第一期的慕课建设,分别是谈育明的“精神”主题和周亚飞的“南京特色”。两位老师于暑期就各自的特色组织和准备三个视频的录制内容,待开学后课程组进行集中讨论,并联络摄制组进行拍摄。其他老师为这两位老师工作的展开提供必要的团队辅助。

会议还对实践课的评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