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3日晚、14日上午,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12届本科毕业生、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常宴会返回母校,在江宁校区为我院研究生和本科生分别作报告,分享读书经验。郑黎明副教授、胡雪海老师出席了报告会。报告会由2014级思政硕士生陈念主持。
第一场报告分享会于6月13日晚在学院1201室举行,常宴会校友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文献阅读与学术论文写作心得交流》同我院研究生进行了交流。第一个环节,常宴会校友结合他已发表的思政方面的若干论文写作发稿心得作了分享,就他自己反复修改论文、聚焦性阅读文献等过程遇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汇报,并从他的切身体悟中建议在硕士期间独立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写作的必要性,同时写作从模仿开始,要做好写废稿子的心理准备,不断挑战自我的写作极限。第二个环节,常宴会校友就中国人民大学思政硕士和博士开设的主文献阅读课程的情况做了简要汇报,他尤其感受至深在这门课程中阅读思政领域主要学者的论著对他的影响,了解现有学术脉搏才能进行学术攻坚,这成为了他进一步研究从事思政学习和研究的基础。第三个环节,常宴会校友分享了他读书阅读中的心得,并就同学们提出的论文修改如何着手、文献资料记录习惯等问题予以交流分享。
第二场报告分享会于6月14日上午在学院1208室举行,常宴会校友就《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质》同我院大一、大二年级的本科生进行了交流。常宴会校友主要结合自己从本科到博士的求学经历和感悟,从学习、生活各方面进行了汇报交流。一是近几年我院思政本科生毕业去向问题。他重点分析了求学继续深造和进入社会求职两条路径,并指出思政专业毕业生如何在各自领域发挥专业特长的情况,要求思政学生要打好专业基础,明晰本科各年级层次的相应要求。二是从他自己在河海的求学经历,分享了他在专业学习上的技巧,并将专业学习与校园活动结合起来的情况,尤其分享了辩论队的经历让他的成长非常迅速。三是分享了他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学习情况,并就人大的校园活动和思政学习情况做了简单的描述。在互动环节,同学们提出了关于如何撰写一篇严肃的学术论文、转专业的困惑与选择、如何处理恋爱与学业等问题,常宴会校友依据自己的经验逐一地予以回应。
本次报告分享会依托本科二年级《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面向不同年级开放讲座。常宴会校友的报告分享语言幽默、思路清晰,接地气、有深度,既有理论陈述也有案例分析,为大家提供了一次近距离的专业认知和求学致思的盛宴,也充分展现了一名思政人应有的理论自信和交往能力。
(陈念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