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委员会会议在老管理馆410召开,院长余达淮教授、本学科主任孙其昂教授、副主任黄明理教授、戴锐教授和刘爱莲教授、黄世虎副教授、毕霞教授、王萍教授、吴静教授以及学科秘书曹芸老师、赵春霞老师、刘学坤老师、唐卓欣老师等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学科2016年规划和未来发展、学科点建设、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和招生等进行了深入研讨。余达淮院长通报了近期学院在学科建设上的工作,并对对下阶段的学科建设举措具体落实等提出了设想。
会议历时两个小时,会议研讨了以下事项并形成了一些决议。
会议从国家、学校和学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要求,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过去和新阶段等方面分析了学科现状,分析了学科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和举措。
明确提出凝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方向,争取一级学科博士点、提升学科在江苏地区和全国的地位,形成学科特色方向及领域,学科、学院的良性互动,争取出省内外知名教师和优秀毕业生为学科建设的思路和重点。
会议提出要以博士点建设、硕士点建设、学科队伍建设、研究生工作为学科建设主要任务。提出要通过加强研究生组织化工作。成立学科的研究生学会,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等加强学科组织建设。
针对学科经费使用会议提出要瞄准奖项、课题等学科建设评价指标,重点奖励学科发展方向相应的成果,包括专著、一流论文及其他重要成果,学科资金出版著作资助仅该用于资助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著作,著作资助筛选要经本学科委员会讨论,配套奖励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及“两报一刊”等刊物上发表文章等建议。
参会委员还就学院的省部级基地建设、协同创新工作,省社科奖、学院的校级研究基地创建、学院梯队建设、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提升和队伍建设、学科下一轮评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为增加会议研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会议还提供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学位[2012]1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办国办2015),“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体系建设计划”(教社科[2015]2号)等系列中央文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现状分析报告等丰富的会议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