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下午,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伦理学会副会长李义天教授应邀赴我院开展主题为“以问题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建构”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在江宁校区厚学楼1208进行,由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余达淮教授主持,我院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
首先,李义天教授先从教科书与专论两大类别入手,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领域的既有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以“以问题为中心”构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知识体系,围绕“前置问题、初始问题、基本问题、争议问题”四大问题展开论述。

针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前置问题,他从马克思主义者是否系统地谈论道德现象或道德问题、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是否蕴含或指向着某种伦理的规范性、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否具备实践品格三个角度出发,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的合法性。在初始问题上,他指出首要挑战是马克思对道德的否定性论述,具体体现为道德缺乏自主性、普遍性与确定性、实践性与有效性以及具有意识形态扭曲性,通过回应这些挑战,他进一步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下道德的合法性。基本问题方面,李义天教授从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提炼出“反题”与“正题”,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剥削、分裂现象,始终持强烈道德批判态度,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蕴含的自由、平等、团结价值,给予热情肯定与道德支持。对于争议性问题,李义天教授指出正义与德行是极具争议的两大难点,在文本中难以找到明确答案。最后,他寄语在场师生,学术研究应超越功利目标,以思想传承与现实需求推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发展。

此次讲座视野宏阔、内涵丰富,为在场师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核心问题提供了权威指引,也启发学院师生结合专业所学,积极投身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知识体系创新、助力社会道德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