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日—4日 “2016中国伦理学大会”在山西省运城市隆重举行。会议期间公布了“2015年度中国伦理学十本好书”入选名单并举行了的颁奖仪式。此次活动是由中国伦理学会学术委员会在申报作品中提名25本候选作品后进行投票。专家评审意见占30%权重,青年评审团意见占30%权重,读者网络投票占40%权重,综合计算得分,得分前十名者获得“2015年度中国伦理学十本好书”。余达淮教授、戴锐教授和程广丽副教授所共同著写的《中国经济伦理学发展研究》入选。

余达淮教授在颁奖仪式中上台领奖
《中国经济伦理学发展研究》是由余达淮教授所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ZX073)的研究成果,其主要内容是以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从国际金融危机的“后危机时代”出发,对中国经济伦理学进行理论的重构。在对国际金融危机本身进行伦理反思的基础上,梳理了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与其所面临的全球现实背景,并陈述了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框架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展开“基于主题的经济伦理研究”与“基于领域的经济伦理研究”两个主要的研究内容。在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范式转换的语境中,再次审视中国的经济伦理学问题,并提出经济伦理学的新范畴的特点,与中国经济伦理学的未来发展走向。
当前,国内对于经济伦理问题的研究,多以西方经济伦理学相关理论为依托,或局限于若干特定的经济论理问题,而对于中国经济伦理问题的关注较少,特别是较为完整的,用系统的、辩证的思维来呈现中国经济伦理学发展的研究更为缺乏,本研究在强烈的现实问题的导向下,初步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状态,这在当前的研究中尚属少见。同时本研究,对于中国经济伦理研究方法的问题,也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度,对于中国的经济伦理问题与西方经济伦理学,统筹认识,区别对待,并未用传统的西方经济伦理学的思路与研究方法来审视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问题,而是采取辩证借鉴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的分析方法,在分析经济伦理问题的过程中,紧抓世界以及中国的具体的经济发展现实,从现实生活中,逐渐展开中国经济伦理发展的研究。这种对研究方法的坚持与注重,创新的体系布局,使得中国经济伦理发展的研究与西方的经济伦理学体现了更为显著的差异性,这一点也是国内研究中少有的。而在具体的研究内容中,对于“资本伦理”、“虚拟经济伦理”等问题的思考,在当前的研究中,虽有一些学者涉及此类研究问题,但尚未置于一个完整的中国经济伦理体系中展开论述。在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伦理学框架中,讨论此类研究主题,使得其更为深刻地体现其研究特点,这也是其研究成果的一个创新点。
(陈文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