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校庆报告会暨厚学讲坛 |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发展脉络

发布者:马院发布时间:2025-10-29浏览次数:10

1026日下午415分,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佘双好教授应邀赴我院展开主题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发展脉络”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厚学楼1208举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会议由副院长张静教授主持,我院孙其昂教授、党委书记黄世虎教授、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宁教授以及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参会。

在报告中,佘双好教授围绕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脉络主题展开。从概念界定、马恩科学世界观的奠基、列宁的理论与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发展和在新时代的发展五个方面展开讲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历经从自发到自觉等多阶段发展,指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系统、真实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佘双好教授厘清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从本体论看,它维护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在过程上是群众主动结合物质与精神力量的“思想的闪电”,在方法上采用说理、民主的方式摒弃强制,在思想形态上有科学理论与完整学说,与剥削阶级零散观点不同。其次,佘双好教授阐述马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奠基作用。马恩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提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揭示意识形态建设规律与思政教育本质,确立反对强制即方法论意义上的灌输原则,还提出理论、日常、劳动结合、实践等教育方法。

接着,佘双好教授分析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实践探索。列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随着实践不断演变,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灌输论”,确立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目标,主张以发展文化为思政任务,丰富教育方法并构建苏联思政体系。再次,梳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党自诞生就十分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定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改造后将其升为治国理政高度,改革开放后向科学化推进。新时代党中央界定思政工作概念,创设新的运行模式,习近平总书记的21篇相关文本充分体现对思政工作的重视。最后,佘双好教授展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以2025年《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为核心,对比2021年《意见》,指出《条例》的新突破。

副院长张静教授总结时表示,报告兼顾历史深度与现实实践,系统地梳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脉络,为同学们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框架。孙其昂教授也提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中强调的“思想引领力”,以此启发师生思考学术写作方向。

本次报告内容精深独到、逻辑严谨,为河海马院师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演进与价值提供专业参考,启发结合教学科研探寻思政教育创新路径,助力思政学科建设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